琉璃瓦雨期作業(yè)防護工作
a、琉璃外磚作業(yè)和突出墻面等部位,上面應做出流水坡度,下面應做滴水線(槽)。流水坡度及滴水線(槽)距外表面不應小于40mm,滴水線(又稱鷹嘴)應保證其坡向正確。養(yǎng)護:水泥砂漿抹灰層應噴水養(yǎng)護。
b、抹灰雨期施工:
雨期抹灰工程應采取防雨措施,防止抹灰層終凝前受雨淋而損壞。 c、面磚基層處理及施工方法:
1、首先將凸出琉璃瓦墻面的混凝土剔平,混凝土墻面應鑿毛,并用鋼絲刷滿刷一遍,再澆水濕潤。如果基層混凝土表面很光滑時,亦可采取如下的“毛化處理”辦法,即先將表面塵土、污垢清掃干凈,用10%火堿水將板面的油污刷掉,隨之用凈水將堿液沖凈、晾干,然后用1∶1水泥細砂漿內(nèi)摻水重20%的801膠,刮到墻上,其刮到墻上的點要均勻,終凝后澆水養(yǎng)護,直至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粘到混凝土光面上,并有較高的強度(用手掰不動)為止。
2、吊垂直、套方、找規(guī)矩、貼灰餅:應在四大角和門窗口邊用經(jīng)緯儀打垂直線找直;也可從頂層開始用特制的大線墜繃鐵絲吊垂直,并固定作為打底和貼面磚的依據(jù)。然后根據(jù)面磚的規(guī)格尺寸分層設點、做灰餅。橫線則以層為水平基準線交圈控制,豎向線則以四周大角和通天柱或垛子為基準線控制,所有陽角應全部是整磚。每層打底時則以此餅作為基準點進行沖筋,使其底層灰做到橫平豎直。同時要注意找好突出檐口、腰線、窗臺、雨篷等飾面的流水坡度和滴水線(槽)。
3、抹底層砂漿;先刷一道摻水重10%的108膠水泥素漿,緊跟著分層分遍抹底層砂漿(常溫時采用配合比為1∶3水泥砂漿),第一遍厚度直為5mm,抹后用木抹子搓平,隔天澆水養(yǎng)護;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約8~12mm,隨即用木刮杠刮平、木抹子搓毛,隔天澆水養(yǎng)護,若需要抹第三遍時,其操作方法同第二遍,直至把底層砂漿抹平為止。
4、彈線分格:可按圖紙要求進行分段分格彈線。根據(jù)面磚的尺寸從陽角開始彈出每道面磚的垂直和水平線作為大面墻的沖5筋。
5、排磚:根據(jù)大樣圖及琉璃瓦墻面尺寸進行橫豎向排磚,以保證面磚
縫隙均勻,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注意大墻面、通天柱子和垛子要排整磚,以及在同一墻面上的橫豎排列,均不得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非整磚行應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間墻或陰角處等,對必須使用非整磚的部位,非整磚寬度不宜小于整磚寬度的1/3,但亦要注意一致和對稱。如遇有突出的卡件,應用整磚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磚隨意拼湊鑲貼。
6、浸磚:琉璃瓦面磚鑲貼前,首先要將面磚清掃干凈,放入凈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凈后方可使用。
7、鑲貼面磚:鑲貼應自上而下進行。高層建筑采取措施后,可分段進行。在每一分段或分塊內(nèi)的面磚,均為自下而上鑲貼。從最下一層磚下皮的位置掛線先穩(wěn)好靠尺,以此托住第一皮面磚。在面磚外皮上口拉水平通線,作為鑲貼的標準。在面磚背面直采用1∶2水泥砂漿(加801膠)進行鑲貼,砂漿厚度為6~10mm,貼上后用灰鏟柄輕輕敲打,使之附線,再用靠尺調(diào)整豎縫,并用掛線調(diào)整水平縫和平整度,再用靠尺檢查面磚的其他允許偏差。女兒墻壓頂、窗臺、腰線等部位平面也要鑲貼面磚時,除流水坡度符合設計要求外,應采取預面面磚壓立面面磚的做法,預防向內(nèi)滲水,引起空裂;同時還應采取立面中最低一排面磚必須壓底平面面磚,并低出底平面面磚3~5mm的做法,讓其超滴水線(槽)的作用。在粘結(jié)層初凝前或允許的時間內(nèi),可調(diào)整面磚的位置和接縫寬度,使之附線并敲實;在初凝后或超過允許的時間后,嚴禁振動或移動面磚。
8、面磚勾縫與擦縫:面磚鋪貼拉縫時,用1∶1水泥砂漿勾縫,先勾水平縫再勾豎縫,勾好后要求凹進面磚外表面2~3mm。勾縫應連續(xù)、平直、光滑、無裂紋、無空鼓;面磚縫子勾完后,用布或棉絲蘸稀鹽酸擦洗干凈。